王宁,江西吉安人,教育硕士,中级职称。1997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职业高中、高收费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任职,历任计算机教师、教研组长、级长、信息中心主任、学部校长、教科室副主任等岗位,常年担任电脑制作活动评委(广东省电教馆)、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咨询专家(广东省科协),东莞市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员,东莞科普教育协会理事。长期在一线进行实践研究,曾主持/参与的课题有:东莞市规划课题《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2012GH196》(主持人)、东莞市规划课题《小学器乐表演式校本课程实施研究2012GH044》(第一成员)、东莞市规划课题《小学校园足球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2012GH201》(第一成员)、东莞市规划课题《基于“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ZB201602》(第一成员)、广东省强师工程课题《多元化学习评价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2015YQJK131》(主持人),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刊物、培训班上进行汇报。
1.专业成果丰硕,常年担任专业领域内专家、评委。
工作二十余年,有信息技术、科学、机器人、生命教育、心理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个学科教学经历。2005年曾指导学生两次夺得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区选拔赛全国冠军,代表中国前往日本参加第九届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并一举夺得世界冠军。东莞电视台《人在东莞》栏目花费了三个月时间收集拍摄素材,并制作了专题“梦圆世界杯”,在东莞电视台各频道相继播出,《广州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对此事进行大篇幅报导。2004年,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市特等,学生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2005年辅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再次获得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市特等,该作品作者亦享受保送上大学资格,东莞电视台《莞视传真》栏目对此进行了详细报导,多次被广东省教育厅、东莞市教育局评为“优秀辅导教师”称号。相关学术成就如下:
《以电脑制作活动为主线 开创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新局面》获2004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奖三等奖,并发表在《教育信息技术》2007第8期;
《在机器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获2005年广东省教育学会论文评选活动二等奖;
《小学机器人学习评价研究》发表在《教育信息技术》2013年7、8月合刊;
《建造主义理论在<小学机器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东莞教学研究》2015年第2期;
《多元化学习评价:小学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取向》发表在科技及创客教育南方论坛;
《小学机器人课程学习评价的省思与重构》获2017广东省信息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
《小学机器人自评式程序教学模型的建构研究》发表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小学机器人普及课程的实施路径》发表在《第五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论文集》;
《小学机器人自评式程序教学模型的建构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2017年论文评选三等奖;
《基于机器人普及课程的自评式程序教学模型》获东莞市第13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程序教学法与自我评价在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获广东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委会2018年论文评选活动特等奖。
2.熟悉科研管理工作,开发了系列面向一线教师的科研培训课程。
2014.8—2016.7参加了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跟岗锻炼学习,在科研办朱河清老师悉心指导下,熟悉科研管理的流程,掌握了科研管理的目的与方法,对课题成果的提炼有了清晰的认识。许多在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的问题,终于豁然开朗。期间重视反思与总结,撰写论文《试析普通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性质》发表在《东莞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论文《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获东莞市教育学会2016年度论文评比活动二等奖;参与编写《行动升华——东莞市第13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选编》。
回到单位后,积极将所学的科研方法、要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并积极指导年轻教师走上科研之路。不到两年时间,指导学校同事先后取得市级规划课题立项5项、市级招标课题1项、省教研院课题1项;完成结题2项。得益于宝贵的工作经历,开发了系列面向一线教师的科研培训课程:《微研究》(6学时)、《研究内容与方法的突破》(3学时)、《例谈研究报告的写作建议》(3学时)、《利用文献做研究》(2学时)、《例谈课题的选题方法》(2学时)、《例谈课题研究的五种关联取径——资源与教学、学习与评价、文化与实践、行为与心理、管理与发展》(10学时)……,得到教师们的广泛好评。在抓培训的同时,设计规划了学校的校本科研制度,通过“规范—帮助—激励”的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东莞市第14届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学校共有4项成果取得了市二等奖。
3.建构了松山湖实验小学“基于创客课程开发的跨学科教研模式”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类似生物DNA模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跨学科实践重叠法”,即:两个不同的学科选取某节相同的教学主题,经过共同备课后,采用相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收获两种实践内容相同、但学科要求不同的学习体验。实践表明,这种看似重复的实践经历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思考,让孩子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对创新思维的训练较为有效。于是,2015年我们将美术、科学、信息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组建为创客教研团队,在开发创客校本课程时,将这几个科目同时围绕一个主题多维度地开展教研活动。找到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与整合点,将分散的课程知识按跨学科的问题逻辑结构化。将各学科内容改造成以主题为核心的课程组织,通过主题串接起各学科知识,使课程形成有机关联和结构。通过跨学科教研发现,三年级综合课程教材的共同之处都是在不同层次研究动物,于是我们就以研究动物为主题设计三年级上册的校本创客课程。通过整合各科老师的备课内容,避免不同学科相同内容的重复,提高课程综合性,同时解决一些课程实施中遇到的跨学科问题。松山湖实验小学创客课程经过短短两年时间,取得了较大突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德国、香港、澳门等地的交流学习团100余次,对我们的课程和团队建设、硬件建设都是羡慕不已。
4.摸索出可推广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模型。
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心理个体差异,只能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全员参与、全科育人、全程呵护才有可能实现。本人经过反复实践后,设计的《“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学生个体心理档案系统》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四型人格”分类法对全体学生进行性格类型测试,建立一个全体教师、家长都能理解和运用的学生心理基本档案信息;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学习动机的测量,将学业成绩与心理数据同步保存;借助云平台,建立学生在学校、家庭的行为观察数据录入与分享机制。实践表明,性格类型数据准确度为99.32%(学生自测,家长与科任教师检验),学习动机的测量数据与学业成绩的同步保存,让教师和家长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同时还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全方位的行为观察、异常情况云平台记录方式能提醒心理辅导教师及时进行干预。心理健康档案, 既是学生的成长记录册, 又是学生的心理“晴雨表”。通过信息化全面建档, 掌握学生的家庭信息、个人信息、人际关系状况信息和心理变化信息等, 为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从而实施精准的心理辅导,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实践与反思,是教师职业生涯最为宝贵的财富。研究,就是使之相互促进,并作用于师生成长。